
桑植融媒5月8日讯 一碗米饭有多重?现在看来,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,少有人会在意它的答案,可您知道吗?九十多年前,一碗米饭却承载着一个男人的生命之重。
这个人就是贺龙元帅的堂侄,红军团长贺桂如,1897年贺桂如出生在洪家关一穷苦农民家庭。一岁时,父亲去世,靠母亲陈桂英做小工换取一点口粮,一家人吃了上顿愁下顿。能吃上饭,能吃上白米饭是童年贺桂如最大的愿望。不幸的遭遇和艰辛的生活,磨练了他坚韧顽强的性格。他苦苦寻觅,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世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?生活困苦中,堂叔贺龙给他带来了希望。
1916年3月,贺龙两把菜刀砍盐局,拉起反袁义旗。贺桂如紧紧跟随, 从此走上了戎马生涯。在他看来革命就是一个人活着,不仅要让自己的家庭吃上大米饭,还要让更多穷苦的家庭都要吃上大米饭。有了这个信念,贺桂如觉得自己的一生都有了奋斗的方向。
他作战勇敢、智勇双全,从斗湖堤血战、南昌起义、桑植起义、到南岔大捷、赤溪河大捷,参加革命13年,由班长、排长升至团长,跟着堂叔贺龙在湘鄂两省交界之地,用星星之火点燃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熊熊烈火,并在战火硝烟中成长为贺氏家族的第一位共产党员。
1929年的赤溪河大捷,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,集结两万人发起对红四军的合围。为了保存部队,贺桂如随堂叔贺龙率部转移到桑鹤边境。这里山高路远,人迹罕至,本是安全的。可那一天,细雨霏霏,云雾蒙蒙,数万敌人将红四军压在内半坡山梁下的树林和草丛里,看到堂叔贺龙受困,贺桂如做出了选择,他带着红军战士一次次冲锋,一次次失利。看到冲到前面的二十多个战士相继阵亡,贺桂如眼睛湿润了,他不顾一切,冲到与敌人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,振臂高呼:“同志们,为了下一代吃上大米饭,冲啊。”罪恶的子弹射过来,他身中七弹,血流如注。牺牲前,他抬头望了望堂叔贺龙坚持战斗的方向,那依依难舍的目光,那久久屹立不倒的身影,让人难忘。这一刻,红军战士沸腾了,大家齐声高呼“为了下一代吃上大米饭,冲啊!”一批又一批,一批又一批,前仆后继,呼啸声响彻云霄,血染红了大地,映红了天空,涂红了庄耳坪的山山岭岭。经过一天的鏖战,贺龙带领红军成功突围,而贺桂如永远留在了庄儿坪。
“同志们!为了下一代吃上大米饭,冲啊。”红军团长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呐喊余音袅袅,久久不散,这是一位父亲、一个男人最朴素的思想,更是一个革命者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希望。贺桂如,一个真正的中国男儿,一个顶天立地的红军团长,就这样告别了妻儿,告别了堂叔贺龙,告别了当时还没有吃上大米饭的父老乡亲。牺牲前,他心里装的是下一代要吃上大米饭。
有的人赴死,是为了更多的人更好的活着。贺桂如牺牲了,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三十三岁,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红军战士誓死不屈,奋勇向前。
今天 ,当我们端起一碗米饭,或许心中已激不起一丝波澜,或许也没有人去深思它到底有多重?但是,红军团长贺桂如用生命告诉你,一碗米饭连着下一代的幸福,连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!
撰稿:谷秀芹
拍摄 制作:张雪 肖磊 余源
责编:李卿瑶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梁高武主持召开桑植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
县领导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、退役军人、现役军人家属
桑植县举行“八一”慰问暨文旅志愿服务进军营活动 军民联欢共叙浓浓鱼水情
政府工作要干什么,梁高武提出“9个抓”!
桑植县2025年下半年征兵体检工作启动
曹飞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2025年第18次会议
梁高武主持召开桑植县“十五五”规划纲要框架研讨会
桑植县召开“十五五”规划纲要框架研讨会议
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,打开脑洞,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“野生”汉字?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千年赶一街,一街赶千年。芙蓉桥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相会!感受桑植民俗文化#民俗文化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是谁,送你来到大桑植 #桑植白茶 #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#乡村振兴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#民俗文化
清明祭祀请牢记!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!#森林防火#全民参与
15分钟×4万学生=?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
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
记河口乡沙洲村支部书记陈仙娥的奉献之路
下载APP